[1] 刘学文,徐汉虹,鞠荣,等.植物精油在农药领域中的研究进展[J].香料香精化妆品,2004(2):36-39. [2] 余汉谋,姜兴涛,李庆廷,等.植物精油在皮肤美白领域中的研究进展[J].日用化学工业,2014,44(1):45-49. [3] 冯武.植物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治及其防治机理研究[D].杭州: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,2006. [4] 江志利.植物精油杀虫作用及制剂研究[D].杨凌:西北农林科技大学,2013. [5] 江志利,张兴,冯俊涛.植物精油研究及其在植物保护中的利用[J].陕西农业科学,2002(1):32-36. [6] 李文茹,施庆珊,莫翠云,等.几种典型植物精油的化学成分与其抗菌活性[J].微生物学通报,2013,40(11):2128-2137. [7] 刘洪波,史冬辉,张瑜.植物精油抗菌活性研究进展[J].畜牧与饲料科学,2009,30(1):12-14. [8] 疏秀林,施庆珊,欧阳友生,等.植物精油的抗菌特性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研究新进展[J].生物技术,2007,16(6):89-92. [9] 孙红霞.植物精油对几种杀虫剂触杀毒力的影响及增效机理的研究[D].福州:福建农林大学,2008. [10] 杨念婉,李艾莲.植物精油应用于害虫防治研究进展[J].植物保护,2007,33(6):16-21. [11] 张海燕,邓永学,王进军,等.植物精油防治储粮害虫的研究进展[J].粮食储藏,2004,32(3):7-11. [12] 白乌日汗,孙海洲.植物精油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[J].畜牧与饲料科学,2009,30(3):47-48. [13] 顾仁勇,刘莹莹.山苍子精油抑菌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[J].食品科学,2006,27(11):86-89. [14] 罗曼,蒋立科,王志强,等.山苍籽油及主要成分抗菌机制研究进展[J].微生物学通报,2003(3):74-77. [15] KNOBLOCH K,PAULI A,IBERL B,et al.Antibacterial and antifungal properties of essential oil components[J].Journal of Essential Oil Research,1989(1):119-128. [16] SIKKEMA J,DE BONT J,POOLMAN B.Interactions of cyclic hydrocarbons with biological membranes[J].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,1994,269:8022-8028. [17] 方芳,吕昭萍,王正文,等.山苍子油抗念珠菌的敏感性及作用机理的电镜研究[J].中华皮肤科杂志,2002,35(5):349-351. [18] 李开泉,唐陶.山苍子精油抗真菌有效成分的研究[J].中国医院药学杂志,1986,6(11):3. [19] 林岗,沈琦,饶小珍,等.山苍子精油对同丝水霉卵孢子和菌丝超微结构的影响[C]//2012年中国水产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.北京:中国水产学会,2012. [20] 罗曼,唐福星,蒋立科,等.山苍籽油抑制黑曲霉生长的细胞学机制[J].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,2004(2):236-238. [21] 程超.山苍子油的抗氧化作用[J].食品研究与开发,2005,26(4):155-158. [22] 方学军.山苍子油的功能及应用[J].湖南林业科技,2007,34(3):82-84. [23] 郭秀艳.臭柏油松精油的提取与抑菌活性[D].呼和浩特:内蒙古农业大学,2009. [24] 黄虎翔,王辉,张万明.解淀粉芽孢杆菌对婴幼儿潜在致病性的研究[J].临床儿科杂志,2010,2(28):190-192. [25] 张青锋,张妹潇.6年间溶血葡萄球菌的变迁与耐药性分析[J].中国抗生素杂志,2010,35(12):934-936. [26] LI W R,SHI Q S,LIANG Q,et al.Antibacterial activity and kinetics of Litsea cubeba oil on Escherichia coli [J].Plos One,2014,9(11):e110983. |